来源:网络  作者:罗家祥

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锄(孔成子)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
卫襄公夫人姜氏没有儿子,宠姬婤姶生了姬元。大臣孔成子梦见康叔对自己说:“立元为国君,我让羁的孙子圉和史苟辅佐姬元。”史朝也做了同样的梦。史朝进见孔成子,告诉他梦见的情况,两梦情况相合。孔成子还用《周易》来占筮,两次卦像都那么说,于是孔成子就立了灵公。

集白痴和圣人于一身的卫灵公
历史上的卫灵公以淫乱出名,也以善于纳谏闻名。
在《刘向新序》“刺奢第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是个严寒的冬天,他下令百姓挖一个大水池。以奇想闻名的他家有这个行为不足为奇,而值得奇怪的是他的惊讶。大臣宛春进谏说:“在这冷的天气,进行这大的工程,恐怕百姓会受不了的,请大王三思。”卫灵公却不解地说:“天气真的很冷吗?”宛春回答:“大王您身穿狐皮大衣,坐的是熊毛垫子,屋子内又是热烘烘的灶台,您当然不觉得冷了。而那些老百姓在户外服役,穿的是破烂而没有来得及补的破衣,鞋子也都磨破了没得缝,他们确实是都快冻僵了。”卫灵公的此问,恰似后来晋朝“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听说有人饿死而发问:“何不食肉糜?”两者倒是异曲同工,相映成趣。
不过,卫灵公还终究不只是白痴,否则孔子也不会厚着脸皮三番五次地去投靠卫灵公,因而留下多个关于卫灵公的故事和《卫灵公篇第十五》让卫灵公名垂史册。
卫灵公前面的言行类似白痴,后面的言行类似于“圣人”:卫灵公听了劝谏,亲自到外面走了一趟,立刻下令停工。此时左右说话了:“君凿池,不知天寒,因为宛春知寒而罢役,是德归宛春,怨归于您。”而卫灵公回答道:“不然。宛春只是鲁国的匹夫,吾举之,民未有见的,今将令民,以此见之。且宛春也有善,寡人有宛春之善,不也是寡人之善吗?”所以评论道“灵公论宛春可谓知君之道矣。”这里的卫灵公,倒确极其类似后世三国大英雄“小霸王”孙策对张昭的信任:当时张昭的北方友人来信,把江东平定的功劳多归美于张昭。张昭得信后很尴尬,不告诉孙策就是欺君,告诉呢又是对孙策不敬。孙策知道后很高兴地说:“昔管仲相齐,齐桓公一就说仲父,二也说仲父,所以成就了霸业。张昭就是我的管仲啊,我有了他难道我就没有功劳吗?”此时的卫灵公,就像两人一样襟怀大度。
说卫灵公是集白痴和圣人一身,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孔子家语》记载,卫灵公时代,蘧(qú)伯玉是个贤达却不被任用,不肖的弥子瑕因为是卫灵公的“男朋友”却得到重用。卫国的忠臣大夫史鱼多次力谏,灵公就是不听。史鱼重病临死,依然对儿子说:“我要死了,到时候就在内室治丧吧。我不能成功举荐蘧伯玉,不能成功罢免弥子瑕,说明我不能纠正君王。生前不能正君,死了就不应当在正堂办丧礼,这种处理对我已经足够了。”成语“寿终正寝”里的正寝,就是停尸在正堂,以示尊重,现在史鱼认为自己不配享用正寝,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尽忠尽责。
这个蘧伯玉到底是何方神圣,以至于史鱼 “生以身谏,死以尸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蘧伯玉是个品德高尚,才能突出的人,孔子能与善的,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就是蘧伯玉几人而已。孔子先后几次到卫国,多是居于其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一次,卫灵公跟南子在王宫对坐,突然听见王宫外面的马路上有一辆马车远远驰来,发出巨大的的震动声音。到了王宫门外,车稍稍停顿一下又发很轻的声音,车上的人显然已经下车。马车走过王宫大门以后,重新又恢复了较为深重的响声,是马车的主人又回到了车上。卫灵公就对南子说这人一定是蘧


·上一篇文章:男子将同居女友及私生子带回家与妻共处一室
·下一篇文章:夫妻离婚20多年重逢后再结连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jtt.com/news/qiwen/08917859277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