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古人如何储备粮食?“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

  汉代陶制粮仓

  古代粮食仓储种类

  ●常平仓。丰收的时候粮食比较便宜,国家就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大量买入粮食,避免谷贱伤农。等到粮食歉收的时候,国家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抛售,来抑制粮食价格和防止饥荒的发生。

  ●义仓。由地方所设立的公共储粮粮仓。义仓是在官府的组织下,按人头和田亩抽取费用,逐渐发展为民间自愿采纳,自愿管理。

  ●广惠仓。官府将每年征收上来的部分税米囤藏在仓库里,以用于平时扶助老幼病残者。 (明仁辑)

  中国自古就是人口大国,对历代统治者来说,保证粮食安全不仅是出于仁政的需要,更是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措施。历代政权均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同时加强粮食流通,并有目的地开展粮食储备,以此保障最基本的粮食供应。

  粮食生产:“尽地力之教”

  “粮食”一词,最早是分开说的。《周礼·廪人》有“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之句,东汉郑玄注释:“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也就是,“粮”指行旅时的干粮、行军时的军粮;“食”指居家生活所吃的饭。合称后,狭义的“粮食”指谷物,包括稻、麦、玉米、高粱等,广义的“粮食”还包括豆类、薯类等,不限于通常所说的五谷。

  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兴衰,凡粮食充裕的时期,国家就容易实现稳定,相反,粮食生产如果出现问题,出现粮荒、饥饿,政权就会出现危险。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之所以爆发,很多时候都与粮食有关,饥民、流民增多,就容易形成史书上经常提到的所谓“民变”。

  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应是古代统治者关心的大事,因而很早时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周宣王时,卿士虢文公提出“王事惟农是务”的观点。战国时,商鞅把“耕织”视为本业,把农业视为国家富强的根本,强调“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韩非子也指出:“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汉代时,晁错提出“贵五谷而贱金玉”,还提出“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建议将此作为治国之策;南北朝时,贾思勰进一步论述了农业生产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国者,君之本。”贾思勰还认为:“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甚至放到国家治理的首位,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共识。

  为发展粮食生产,古代统治者推出了很多鼓励、促进的措施。周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意思是穿着粗布衣服,亲自平整田地、参加劳动。周文王劳动时,“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在他亲自示范带动下,周朝的历代统治者都把狠抓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国家头等大事。周朝以后,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籍田”成为定制,还有历代通行的劝农制度,以及在国家祭祀中普遍设有的“祈谷”仪式,这些都显示出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渴望与追求。

  促进粮食生产,需要有具体的政策保障。战国时,李悝在魏国变法,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尽地力之教”,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鼓励和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了亩产的提高。李悝算过一笔账:如果亩产由一石五斗增加到三石,每百里以耕地600万亩计算,每年就能增收180万石粮食,千里之地就能增产1800万石。这一目标是否在魏国得到实现?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魏国因为重视粮食生产而国力变强,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雄的国家,是不争的事实。

  历代统治者都想尽办法促进粮食生产,有的奖励耕织,有的改革土地分配政策,有的开展军屯、民屯,有的减轻赋税,多策并举,务求实效。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只有粮食产量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才有保证,国家也才能稳定。

  粮食流通:“贩谷粜千钟”

  远古时期,受制于生产技术、工具、种子等因素,粮食产量不高,人们生产出粮食如果还有富余,一般会存储起来,以备荒年。后来粮食产量提高了,人们手中存储的粮食多了起来,可以用粮食换取其他生产和生活物资了,于是出现了粮食流通和贸易。“粜”和“籴”是两个形象的汉字,一个指把粮食卖出去,一个指把粮食买进来。《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贩谷粜千钟。”《商君书·垦令》记载:“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清朝的秦安书院

下一篇:玉门甘肃鸟——“辈分最高”的古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