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新镇也是比较的风格一致,不似丽江新城已经很城市化)。我们一直沿水而上,沿街店铺很多,小饰物、工艺品、围巾、扎染,琳琅满目。只是总感觉新镇部分的楼墙壁太过雪白、满街放的歌有点太过积极进取,和BF戏言:“怎么有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感觉……”。其实很“偷窥狂”的我们更想看看古镇居民的日常家居生活,只不过大开大门的都是人家的店铺。

  顺着水道蜿蜒回转,在烟柳路很郁闷地遇到一辆接一辆的观光马车,我们既要提防不被马踩到,又要提防不要踩到马丢下的地雷。一直走到了一座游人几乎扎堆的桥上,已经到了中午,路边蹲着卖烤玉米、各种水果的本地老婆婆和小孩子,不远处可以看见几根高高的柱子,上面有窟窿,是当地人家用来晒庄稼的。

  有点饥饿的我们从桥上沿台阶而下,转到桥下 “龙门大寨”的院子里,树荫下坐着喝可乐和奶茶。空气中不时飘来烤鸡的味道(他们将鸡串成一大串,架势酷似烤全羊)。饮料不便宜,因此我们也不计划品尝那看起来更昂贵的烤鸡,歇了一会儿后便继续开路。

  从这里开始,束河变得有更加有意思起来。卖杂货的小店更多的被或有趣或别致或温馨或古朴的酒吧、咖啡馆、客栈所取代。发呆、做梦、看书、休息,是这里的主色调。这天的天气略阴,偶尔转成多云,间或会忽然有阳光洒落下来,这一瞬间的明亮衬得清澈河道与半启的临水木窗格外的慵懒和暖洋洋。时常能看见拿着菜篮或背着菜筐的纳西老婆婆慢慢经过,藏青色、黑色、墨蓝色、白色组合成浓重又素简的衣服。有时忍不住会想,所有的咖啡馆、酒吧酿造出来的悠闲氛围都是为了特意到这里寻找“悠闲”的游人。人们请假、坐车、坐飞机来到这里,度过几天没有工作(保不住无良的领导会手机骚扰)、暂时只有自己和时光的日子,而这短短几日在时间的无限悠长前显得多么的意犹未尽。

  我们还看到了束河清澈的徽征:三眼井。游牧时代的纳西先民“逐水草而居”,水对他们如同生命般珍贵;农耕定居时代开始后,他们引水入村,一分为三;到了城镇时代,“三眼井”孕育诞生:将一股泉水分为三塘井水,一眼是饮用水,一眼是洗菜水,一眼是洗涤水,一直延续到今天,绝对不会混淆使用,也正因这种自古而成的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对水的爱护珍视,束河古镇才会有如此澄清的现在。而也因为有水道的流过,城镇方才显得如此富有灵韵。再往前走,看到了一片清澈到让人发呆的水面,可以看见青碧的水草像最柔顺的发丝一样,齐齐地向水流的方向卧倒。水至清则无鱼,这里鱼倒是不少,泛着幽幽的光泽甩着尾巴,个头还不小,在树影里游来游去,仿佛鱼在枝叶间穿梭。

  这里也就是古镇流水的源头处——九鼎龙潭,感到饥饿的我们稍微往回折返了一点路,到了一家咖啡馆吃午饭,这里有一个花木扶疏的院子,一文静一活泼的小狗——分别名为秀才和阳阳(音译),木质的建筑踏上去会咯吱作响,我们在前廊吃饭,阳光透过窗户洒满长木椅的条纹布和窗台大捧的紫色插花上。点了酸菜藕片(好吃好吃好吃)、鱼香肉丝、扬州炒饭、青菜蛋汤,共花了57元。秀才和阳阳一左一右地蹲在我脚边,眼巴巴地瞅着,于是把鱼香肉丝里面的肥肉都给它们了。午饭后开始下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雨,我们坐在前廊看落雨、看照片、写笔记,不一会儿雨就变小了,我们和雨一起离开了小院。

  之后,我们又继续向九鼎龙潭方向前进,希望能绕到青龙河,从那里插进古镇的另一边。不过虽然拿着地图对照着每个分岔路口,我们还是走错了方向,慢慢地走到了附近的村落里。村内民居比古镇里面的建筑简单许多,木质结构也逐渐向水泥建筑过渡。天空仍然时阴时晴,时不时地总会忽然下起急雨,天气有着任性的小脾气,因此在这里雨具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今天显然是大意了,俩人谁都

|<< << < 1 2 3 4 5 6 > >> >>|


·上一篇文章:尼罗河:一半给生者一半给死者
·下一篇文章:邂逅一段美丽,峨眉山雪地温泉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jtt.com/news/story/071281650456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