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告诉记者,研究院正在与腾讯联合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准备在线上构建一个全真的数字藏经洞,生动展现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古史。

  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积极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敦煌遗书数据库平台,并已全彩印出版总计30册的大型图录《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越来越多的受众,可以一睹敦煌遗书的魅力!”苏伯民说。

  除了敦煌,甘肃省博物馆也无论如何不能错过。徜徉其间,如同穿行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刚被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彩陶瓶深情凝望的神情迷醉,又被彩陶艺术的巅峰马家窑彩陶奔放恣肆的绚烂震撼;刚离开大漠烽烟、金鼓连天的大秦战场,又走进沙丘起伏、驼铃叮当的丝绸之路;刚与明星文物汉代铜奔马对过眼神,又在庄严妙相的佛像前屏住呼吸……

  最近,该馆以镇馆之宝铜奔马为原型,设计的文创玩偶“马踏飞燕”,因其萌萌的造型,及“绿码踏肺炎”的谐音,火爆出圈,甫一推出,即被抢购一空,以致出现“一马难求”的盛况。

  “通过这样的文创产品,我们让甘肃的历史文化走进了更多大朋友、小朋友的生活中。”甘肃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崔又心说。

  3、溯源文明来路 完善民族记忆

  今年年初,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的发掘成果引起业内极大关注。

  该遗址是黄河流域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文化早期环壕聚落之一,代表了仰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表明陇西黄土高原是仰韶文化发展的又一中心,证实该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和社会复杂化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甘肃一直是考古重镇,成绩斐然。”程亮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盘点起近几年甘肃的重大考古成果: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入选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敦煌莫高窟、大地湾遗址、马家窑遗址、马家塬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被列入“考古中国”项目……

  近10年来,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甘肃以周秦文化、史前文化、丝绸之路等重大考古研究为特色,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60余项,取得重要成果。

  比如,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群,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拥有多项“首次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这个地区处于唐王朝管辖西域的交通要道上,对于研究唐与丝绸之路沿线各个部族、民族的关系,在交通史、工艺美术史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一手资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唐王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关系的形成。”

  面对如此众多的文化宝藏,程亮表示,下一步,甘肃将重点在旧石器领域古人类史、新石器领域中华文明起源、周秦文化与中华文明发展、丝绸之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等六大考古领域持续发力,“用丰硕的考古成果实证甘肃历史文化脉络,完善民族记忆”。

  4、讲好中国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

  “人在高台在,誓与高台共存亡!”1937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五军将士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在张掖市高台县立下铮铮誓言。

  张掖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先后经历了70余次战斗,7000余名指战员先后牺牲,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

  走进位于高台县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苍松翠柏掩映下,烈士纪念碑无言地讲述着那“理想高于天,热血铸祁连”的战斗岁月。这里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近3000名革命先烈的忠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后,曾深情嘱托:“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钺脑门上雕刻着“王”字冷兵器时代的华丽存在

下一篇:三百年前甘肃 如何选拔武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