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的食疗观强调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如何养护孩子的脾胃的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里记载:“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味甘,其类土,…其臭香”

1.黄色可以入脾,黄色和脾的气是共振共鸣的,能调动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给刚生产的脾胃虚弱的妇女用小米粥来滋补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身体虚弱的人五谷更容易消化,锅巴也是很好的健脾消食的食物,把大米炒焦煮成粥有助于消化,略带焦黄的玉米饼或馒头片是孩子不错的小零食

2.“其味甘”真正养脾的味道是甘淡。

脾开窍于口,如果孩子脾气足的话,食欲旺盛,口味敏感,可以品尝到食物本有的清香;如果脾气不足,则食欲减退,纳谷不馨,口淡无味。

甘就是食物里面天然的甜。

麦芽糖就是天然的粮食做成的,天然的甘味特别养脾。

过多的调料调用人的元气,孩子如果口味重说明他的脾胃功能弱,品不出味道来,需要靠口味刺激。

越是脾虚的孩子越要减少调料的刺激,常吃甘淡的食物。

3.其类土,是说脾胃类似于大地的功能,我们要让孩子多接触大地,借助土气来补养脾胃,适当多吃土里长的食物,比如山药,南瓜,红薯

4.其臭(xiu)香,意思是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香的本意是五谷的香

吃饭不要太过精细,每次可以添加些粗粮,但不要给孩子吃得太多太杂,一次不要超过三种,不然难以消化吸收,可以隔天更换五谷杂粮的种类。

《黄帝内经》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而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更是不比成人。养护好孩子的脾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中医主张“治未病”,在今天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养生要注重细节。




上一篇夏季,该吃的不是冰淇淋,是这三款美食,营养美味!

下一篇适合血小板减少病友吃的药膳有哪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