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现代家庭教育常识 作者:佚名 热度:
很多父母说孩子不懂事,其实有没有想过是自己的表达方式不恰当,导致孩子犯错呢?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很重要,父母要时刻学会理解孩子,说话要有技巧。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
1.“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2.“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开发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诸如“你又忘记了拧紧瓶盖,你是不是没脑子啊!”这样的“玩笑”,却很可能让孩子感到受伤或者气馁。尽管有些父母想,这样嘲笑一下孩子,也许会对他将来承受更多人际关系的复杂会有帮助——他会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而变得“坚强”!这是错误的。作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应该把这种装腔作势的“挫折训练”隐藏在“玩笑”里。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觉得他很蠢很没用,那就请你不要那么说。
3.“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样啊!”
这种把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最直接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自己觉得像个二等公民,同时加剧他与其他人的对立情绪。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让孩子能更听话或者更努力地学习,但它除了会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时也要正视孩子的弱点。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发扬或改进,才是正确之道。
4.“别跑!你会摔跟头的!”
也许父母自己认为自己的关心和提醒简直是无微不至了,可你的这种警示其实在告诉他“我已经预见了你会摔跟头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沮丧,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会遭遇失败(“跑了就会摔跟头”),其实你可以叮嘱他“把鞋带系好了再出去玩儿”,这时你谈论的是他的鞋子,是装备的准备,而不是孩子的“无能”。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往往越会忽视你的提醒,因为他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有这样4句话,对他有帮助
1.“你来决定……”
如果你要让孩子来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样的话——“你来决定吧,……”给他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自己决定了我的行为,同时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伙伴在家里疯闹,你可以对他们说:“这样大声会影响到邻居的休息,那么你们来决定吧,是安静一点儿呢还是到外面去玩儿?”如果他们已经选择出去玩儿了,但5分钟后他们还在屋里大喊大叫,你就可以接着说:“你们刚才已经答应了到外面去玩儿了不是吗?”这样做,既可以教会孩子明白选择就意味着承担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总是充当一个约束他们的坏警察的角色。你选择了,并且对它负责,这就是真正的自由。
2.“我爱你,但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
教导和约束,对于孩子来说总是必要的。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这会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做这件事的人就是“坏人”。在你管教他的同时告诉他:“我为你指出什么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正是出于我爱你,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是我爱你!”这样同样能够给你自己一个提醒,你的目的是纠正和引导孩子的幼稚和无知,让他变得更加可爱和优秀,而不是仅仅为了教训或惩罚。同时,这也能够使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能保持平静平和,而不至于表现出低质量的、起不到榜样作用的咆哮。
3.“你要知道,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