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这几年走户外,经历过很多风险,也从网上、报纸上看到过很多户外安全事故。其中不少是新驴,但也有很多行走多年的老驴,再想想每年珠峰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人,很多是专业人士,拥有相当的专业装备,可是一样不能阻止悲剧发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有人大谈什么危险的路不走,什么准备不充分的领队不跟,表面看有一定道理,实则根本是门外话。要知道,户外的风险,无处不在!再充分的准备,也不可能排除所有风险!
 
 
我认为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者素质、体能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漠,对户外生存、逃生、自救等知识经验比较缺乏,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网络兴起,约帖、群邀请、微信朋友圈召集成为流行的组织方式,组织者对参与人员的的主要情况缺乏基本了解,不知道他们是否具备户外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实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户外运动就是“走路”,就是“爬山”,“野外宿营、聚餐”等等,缺乏野外生存的常识和经验,行进时凭个人喜好,盲目探险,随意离队,而一旦遇到事情又惊慌害怕,不能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不能及时与专业救援机构联系,身边没有足够的防寒防冻装备和充分的食品,再加上突发天气原因,很容易引发户外事故。
 
当然,选择一个具有丰富户外运动经验,熟悉当地情况,具有资质的领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根据自己行走户外多年的经营,我认为要保证团队户外安全,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行动之前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在出发之前,应对目的地的地形环境、气候、里程等有充分的了解,结合队员体力合理安排行程。做好安全教育,和野外生存自救知识培训。
 
二是出发前对队员体能要大体了解,报名时做好调查了解,发现不合适者及时劝退。到达目的地后,要对队员的体能进行实际预判。正式穿越前,可以在相关地段进行演练,发现体能差,不能适应的,及时调整线路,如我带队徒步行走甘南、鳌太时,经过提前演练,对于几个体质较差的及时安排他们走比较稳定的线路,对于经验丰富,行走多年队员安排行走具有挑战性的线路。
 
 
三是出行装备一定要齐全,徒步鞋、背包、冲锋衣、抓绒服、棉袜、太阳镜、遮阳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二天以上的穿越,还要准备好地图、指南针或者GPS定位系统、对讲机等。
 
必须每次出发前,我都安排助手,对人员的随身装备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有备无患,
 
四是要选择具有丰富户外运动经验、熟悉当地情况、具有多年经验的地导。这个必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五、户外运动行程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如遇雷雨等恶劣天气,千万不要在狭窄的山谷、泄洪区域滞留,更不要在铁皮屋内、大树下避雨,要尽量选择在山脊或有碎石的地方避雨。
 
六、出行时与当地部门备案,万一发生险情,团队能及时自救的,要马上自救,无法自救的,其他队友要尽快与救援组织取得联系。
 
七、给大家买份保险更有保障
 
出行在外,风险随时存在,给自己买一份保险,至少能减少一些损失
 
 
户外危险时刻存在,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时刻注意安全,不见得你走过N次的路,对你来说,就不具有危险性!




上一篇盘点国内户外极限运动场地,你去过几个?

下一篇户外爱好者看这里!外出装备你都齐了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