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关于传统武术套路的名称,一般都是以肢体动作的特征体现,来作为这门武术门派及拳种的名称来源。

 
所谓的动作特征,指的是:这门武术体现的是拳法,还是掌法,或者是腿法,甚至是以某一擅长作为体现的(包括外形特征等)。
 
比如说:传统内家拳里的八卦掌,很明显,它是在套路中以见掌形为主的。
 
还有很多的象形类拳,也包括南拳北腿里面很多门派的功夫,这里就不多举例子说明了。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关于太极拳的名称问题。“明明太极拳的动作都是以掌型为主,为什么不是叫太极掌呢?”
 
 
除了陈氏太极拳二路炮拳当中的手型,多见是拳型。其它无论是哪一家太极拳,包括陈式太极、杨氏太极、孙氏太极、吴式太极、武式太极和武当太极等等,都统称为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体用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以静制动,并以做到后发而先至为目的。
 
这一点说明了太极拳的运动状态:是从有形有意识地训练,逐渐达到无形无意识的自然反应的运动状态;是以对方的变化为条件,决定自身的动作变化的拳种;在用劲走气上,做到节节贯穿,而周身一气贯通;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下,以至达到全身处处皆是手,挨到何处何处击的目的。
 
这里的“击”也是太极拳的化劲另一个角度的体现,也正是太极拳中“拳”的体现。
 
这里的“拳”指的是广义的拳,不单指手型的“拳”,是在身体运转过程中可以有效击打对方时,自身不同部位的代名词。
 
这些部位包括:肩,胯,肘,膝,手,足等等,也包括身体在旋转过程中接触的点,包括这些点的虚实变化。这些都是太极拳运用中击打对方的“拳”。
 
所以,太极运动以“拳”的名称作为体现,而不是“掌”,其意义就更加的深刻。它是符合作为“太极”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意义的。
 
 
太极拳作为太极运动的名称之外,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规律。
 
这种规律的体现是在太极拳运用中的“无拳无法”,是一种高效的自然表现;更是一种化劲和发劲合和的状态——化即是发,发即是化。
 
如果以“太极掌”来命名,反而会变得狭隘。这里的狭隘不是以错误存在,而是范围。
 
关于以“掌”来作为名称,无论在套路运动中还是在体用中,都比较的形象和具体,虽然也能变化万千,但还是具体的,其意义会被手形所局限。
 
这一点不符合广义的“太极”含义中,作为运动规律体现的要求所在。
 
一字之差,其意义截然不同。也可见老祖宗的智慧。
 
 
这里会持续提供优质的原创内容,分享轻松、简单,又能获得快乐的太极养生方法。




上一篇太极拳不是快拳慢打

下一篇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这组瑜伽先盘了再说,真的如沐春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