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樊登:今天我们要带大家环游世界,给大家介绍这本书《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这本书是韩国KBS的一个节目组,邀请了四位哈佛大学的学生参与节目的制作,然后带着这四个学生从韩国出发环游世界。真的是环游世界,走到了各种流派教育的根据地。然后去探访每一个国家在教育方面最根本的不同以及最有特色的地方。最后帮我们来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学习。
因为现在国人都被这个教育的问题所困扰,很多家庭都在为孩子教育的问题发愁。我的一个好朋友,他听完我们讲这个可汗学院以后,还说要重新做一所小学,要用可汗学院的理念打造一所他理想当中的小学。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呢?我觉得我们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可以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全球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教育。
第一站就从韩国出发。
韩国人跟中国人其实挺像的,就是玩命地考试。孩子们做的题目的那个难度,这四个哈佛大学的学生跟那些中学生比了一下,发现中学生考试所做的题,这些哈佛大学的学生都不会。比如说求极限,那是完全要到大学学了高等数学以后才能够解决的那种难度。而韩国的高中生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就要会。
因为韩国家庭主妇全职的比较多,她们就一方面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一方面去寺庙里边拜佛,求菩萨保佑,让孩子成绩考得高一点。而且在这个补习区,有很多孩子就住在五平米的一个小房间里边。韩国人特别奇怪,他们喜欢住小房间,只有五平米。他们觉得更聚气,更加容易学习。这些美国孩子看了以后说我们要在这待着,我们很快就疯掉了,根本受不了。
韩国人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上学的目的,只要你一问,他们说我要考上最好的学校,那为什么考上最好的学校呢?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伴侣。因为只有你考上了最好的学校,你才能够找到一个素质更高的伴侣,然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这样才能体面地生活下去。所以这种价值观在美国的孩子们看来会觉得特别奇怪,因为没有人喜欢学习本身。大家都是为了房子、车子、儿子在学习,所以这是韩国人。当然韩国人写自己的教育就会贬低得比较厉害,因为他们深受其害。
接着他们从韩国出发到了中国。
到了中国以后,可能是去到了类似于毛坦厂这样的地方,就是一个高考的重镇。他发现到了高考那一天送别场面特别壮观,几十辆大巴拉着孩子,孩子们跟上战场一样。然后亲人送别,拉着横幅,说今天努力,为了明天的辉煌等等,他就觉得中国的考生特别地苦大仇深,这个我们都深有体会。
最有意思的是他去了清华大学进行访谈,他发现清华大学的孩子真的是非常刻苦。每个人都有一个充电式的台灯,晚上熄灯了以后,他们都会自己在床上接着学习。但实际上中国很多普通大学的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就不再学习了,这也是常见的现象,他可能没有去到。
在和清华大学的学生交流的过程当中,韩国人觉得受到了震撼,为什么呢?几乎所有清华的学子都会告诉他们说,我们学习是以天下为己任,我们是肩负着这个社会的责任。这个东西在韩国很少,韩国的孩子都是为了自己结婚、生孩子、找对象、找工作,而中国的孩子经常会讲出这样的话,这个让他们觉得中国是一个特别有威慑力的对手。
接下来他们从中国去的日本。
虽然中日韩是非常接近的东亚文化,但是日本的教育有着自己特别明显的特色。首先就是日本有一个巨大的发榜文化,每次到了发榜的那一天,比如说早稻田大学要发榜了,早稻田大学的那些棒球队的选手,橄榄球队的选手就出来维持秩序,因为很容易乱。
好多人穿着和服来的,因为他们要特别正式地对待发榜。一会你就听到这边欢呼了,然后亲戚朋友把一个孩子抛到天空当中去。那边就看到有人抹着眼泪,悄悄走掉了。大量的考生,你要知道,考上日本重点院校的学生当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要上私立学校的补习班。就你如果没有钱上这种私立的补习班,你根本考不了那些好的大学。
我在日本的时候曾经去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补习街,叫作骏,骏马的骏字。然后陪我的那个日本的教授就讲,这是日本最有名的补习班,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要远超过新东方在中国的影响力。那个补习街这边一条街全是学校,然后这边一条街全是卖吉他的,很有意思。就为什么这两个街挨在一块呢?教授说这很明确,就能考上大学的就往这边走。考不上大学得就往那边走,就去玩音乐,就去弹吉他去了。
日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择校,为什么呢?因为早稻田、东大这样的学校,他们会有私立的幼儿园。只要上了这个幼儿园,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孩子可以一步一步地上到这几所好的学校里边去。所以他们为了能够上这样一流的名校,竞争是非常激烈。
在教育的投资方面,日本人是很舍得花钱的。因为在日本有一个文化,就他们认为说,有钱无罪,无钱有罪。日本人是觉得你穷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你有钱是因为你足够努力。所以他们特别崇尚有钱人,有钱人也特别愿意花钱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所以培养一个能够上到重点学校的学生大概要花费4.7亿韩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282万人民币。如果上一个普通的大学,可能人民币只需要18.6万元,所以这个差别还是挺大的。
日本的孩子有一个特别大的特征,就是他们追求标准,而且要求自己不要出众。这个我在日本有明显的感受,就是日本大街上凡是穿着黑白灰颜色的,基本就是日本人,凡是穿着天蓝色、红色这种特别亮丽的颜色的,那基本就是游客。只有游客才会把自己打扮得跟别人不一样,而日本当地的人都是尽量让自己变得跟别人一样。而且我们的导游就告诉我说,凡是那个车牌特别出众,什么四个8,什么四个9这种,就是日本的社团组织,就是所谓的黑社会。这些人喜欢比较拉风,把自己的车牌搞得非常吓人。而真正的日本主流人群,都是希望那个数字不要容易被记住,都是喜欢把自己沉没在人群当中。所以日本的孩子特别追求相互依存。
就比如说在日本的一个组织里边,下级会对上级提出无理的要求。你是我的前辈,所以希望前辈能够为我做一件什么什么事,他一定要这样做,为什么呢?我只有提了这个无理的要求,你能够满足我,这才证明咱们是一体的。前辈对后辈也可以提无理的要求,也可以经常要求他,你要干一个什么特别奇怪的事。只有这个无理的要求达到了满足以后,他们才觉得这个前辈跟后辈融为一体了。
所以在一个日本的学校里边,大家最追求的事情是整齐划一。大家都通过考试,这个才重要,而不是谁比谁的成绩高多少。所以你知道在早稻田和东京大学这样的学校里边,大家应付考试的时候是全班同时应付考试。就是班上的同学会互相划分,你们几个负责数学,你们几个负责物理,你们几个负责语文,你们几个负责化学。然后这几个负责这几门课程的人,就会把笔记做得特别详细。
你知道考上东大的孩子的笔记是可以拿来卖钱的,每年都会有这些笔记拿出来拍卖,然后就有很多人去买他们的笔记。因为日本人记笔记真的是匠人精神,知道吧?就是日本300年前的一个小旅馆的记事本,到现在都保存得完好,你可以查到300年前所发生的这里边的每一件事情。所以为什么日本的史学家特别多?就是因为日本人特别善于保存资料,特别善于把笔记记得很细。
而这些孩子们,我们就负责复习语文了,你们就负责复习数学,结束之后再把笔记互换。然后大家都看对方替全班记的笔记,然后去考试,这就是他们的文化。所以日本人记笔记这一点是特别有意思。
到了日本的大学里边,最有趣的现象就是日本的大学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社团组织。你像我们能够想象的社团,日本人打棒球、搞诗歌、旅行、学武术,这都没问题,这都是很正常的社团。在日本的社团里边,除了这些我们能够想象的到的社团之外,还有什么呢?比如说折纸的社团,整个社团的人就研究折纸艺术,这还不算怪。海鲜面评价社团,就这群孩子在一块就研究怎么评价海鲜面,哪种海鲜面更好吃。然后更好笑的是打雪仗社团,打雪仗社团研究什么呢?研究如何在不下雪的时候打雪仗,并且制定了非常充分的规则,游戏、比赛、 段位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日本笑话社团,专门研究专属于日本的这种日本笑话等等。所以总之在日本的这个大学里边的,社团文化是非常丰富的。
不过日本的孩子有一点好处在哪?就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在这个社会上也依然可以很有尊严地生活,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特别尊重那些把一些小事做得很好的人,而且家族里的长子往往是要义无反顾地来继承祖业。比如说你们家祖上是开一个海鲜店的,这个长子一般就要在家里边好好打理这个水产,可能就是几百年。
所以我们讲匠人精神的时候,你会听到那个数字,有上千年的企业,有很多个几百年的企业,所以日本的这种传承的秩序保持得特别好。这些孩子就算考不上大学,他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工匠,他可以成为寿司之神,他可以成为秋山利辉等等。所以这也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总之在日本想要考上一个好的学校,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
然后我们从日本出发,飞到了印度。
如果你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你就知道印度的高考有多么残酷,很多印度的孩子在高考的时候熬不住就自杀了。因为在印度这一章,它的标题叫作“世界上最难的考试”。什么是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呢?就是IIT的考试,印度理工IIT。有一个笑话是说一个印度孩子考到了MIT,就是考到了麻省理工。考去了以后,结果大家就问他说,你们印度不是有一个IIT吗,你为什么要来上MIT呢?这个印度孩子说,因为我考不上IIT,所以我只好上MIT。这个话一点都不夸张。
IIT是尼赫鲁当年创办的一所学校,这个学校有多牛呢?讲几个简单的数字,在硅谷15%的创业者是IIT毕业的,美国硅谷15%的创业者是IIT毕业。在NASA,就是美国的宇航局,32%的科研人员是IIT毕业,美国的医生当中12%是从IIT这一所大学毕业。所以这个学校是一个改变印度人命运最重要的学校。而他每年报考的人数有四十万人,最后录取五千人。从四十万人当中录取五千人,你想这个竞争该有多激烈。
而且最变态的一点是,他们有一个特别强大的出题机构,这个出题机构保证什么呢?就是市面上有那么多辅导班,但你从未见过考试原题。因为在印度最核心的辅导地方叫作科塔,科塔那个地方集中了六十万印度的学子,都在那玩命地苦读。你想想三傻那个状况就想到了,玩命地苦读,要考IIT。然后这个出题的班子要求,有那么多的辅导机构,但是我们出的每一道题一定都没有出现过。无论你经历过多少次模考,无论你做过多少张卷子,你在去参加考试的时候,百分之百地保证这道题你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你想这多吓人,靠题海战术都来不及。而且印度人的考试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就是全是考记忆。你看那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就发现派,三点一四等等能写特别多东西,他记性特别好。
印度人一定是考记忆。比如说考化学,它不会像咱们这样配平方程式,算一下,得出个结论。他们考化学就是问答题,要你写出好长好长的文字来论证这么一个原理,或者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全是要靠记忆的。
所以印度这个国家,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背东西?你要了解他的背景。印度教在印度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印度教有多少个神你知道吗?印度教有三点三亿个神。你要想把印度教搞明白,你能把这些神认出来,你的智商都已经跟一般人不一样了,你得拼命地记住大量的神,三点三亿个神。所以在印度混,记性一定得好。而且他们在背诵这些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印度那些传统的诗歌经文的时候,他一定要结合大量的手势来背。因为印度人觉得如果不用手势你是记不住的,而且如果你手势用得不对你也会记错。他的手势跟心灵是相通的。
所以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觉得李安真的是对印度人把握得好准确。在一开始那个少年派在印度的时候,跟那个小女朋友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就在研究手势的问题。印度人是特别喜欢钻研这个的,用手势来辅助自己的记忆力,然后让自己记得特别牢,才能够考上IIT。一旦考上IIT,你就从此飞黄腾达。这是可以保证的,因为你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IIT的人出来就业的起薪要比别的学校高太多。
这里边有个细节。印度你们知道是分等级的,什么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还有一种最低等级的叫作达利特。达利特人在佛经里边就讲过叫不可触碰者,就是如果你踩到一个达利特人的影子,都会被这些高等人视作是不吉祥,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触碰者。但是印度政府为了提升达利特人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们就给了达利特人特别的优待,如果达利特人考IIT,分数会下降多少分。
结果这件事情引起了达利特人特别大的反弹,就是孩子们很生气,为什么呢?他们即便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了IIT,在学校里边也照样会被别人嘲笑,说你是降分进来的吧。所以他们觉得尊严受到了挑战,他们要求取消这个优待,一定要靠自己考才能考得上。所以我觉得这些人真争气。
接下来从印度出发就到了犹太。
我认为以色列这个地方是最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一下的,为什么呢?先说一些数字,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有179个人,他们的头像被雕刻出来放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上,大家都能够看得到。他们这杰出的人才包括爱因斯坦,包括弗洛伊德。全球的犹太人一共只有1700万人,那就还没有北京市的人多。但是你知道,他对全球所做的这个贡献有多大?哈佛大学的学生当中有1/3是犹太人。你想想看哈佛大学1/3人都是北京小孩子,这多吓人,1/3都是犹太人。然后耶鲁25%是犹太人。常春藤名校的教授30%是犹太人。
美国所有的投资银行都是犹太人投资的,美国人用的所有的钱都来自于一个机构叫作Fed,Fed就是联邦储备局。联邦储备局是犹太人建立的,所以可以说整个美国现在都在借犹太人的钱花。在世界100强的企业当中,30%到40%的公司是犹太人掌控的。美国的新闻界是犹太人在掌控,好莱坞是犹太人在掌控。美国有一个机构叫作美以关系委员会,就是协调美国和以色列关系的这么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每年在开年会的时候,美国国会都要休会,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国会里边大量的人都是这个协会的成员。
那以色列人为什么会在美国下这么大的重注去控制美国?原因就是在二战的时候,他们受到了特别严厉的惩罚和压迫。犹太人觉得特别的不安全,然后他们就发现,如果要想安全,必须得跟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捆绑在一起,所以他们在美国投入了重注来经营美国。
犹太人为什么会这么杰出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聪明的人呢?后来真的有学者去研究犹太人的智商,发现犹太人的智商真的比其他人会高一点点。但是这个研究结果犹太人不承认,为什么?因为这是人种论。犹太人认为说,我们的人种跟别的人种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就是因为自己爱学习,勤奋。事实上就是差这么一点点的智商,也真的没法决定这个人真的就成功,因为人和人之间智商的差别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成功与否跟智商关系不大。
那么犹太人最重要的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热衷教育。为什么他们热衷教育呢?你们知道耶路撒冷有一道墙叫哭墙,那个哭墙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当年耶稣诞生的时候,希律王为了不让耶稣将来颠覆他的政权,就要杀掉这个城里所有的孩子。然后引发了犹太人的不满,开始暴动。这时候罗马士兵进入耶路撒冷城,进来之后就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然后那个墙一到晚上就会哭泣,流下眼泪来,所以就成为了犹太人的哭墙。他们每次去那就趴在墙上要哭一会儿。
你知道在哭墙的旁边,很多人去哭的时候都会放上一张桌子,哭完之后大家坐在那个桌子上开始辩论经文,开始辩论关于宗教的很多议题。犹太教和基督教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就在于犹太教并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上帝是一样的,但是上帝是把这个启示给到了耶稣和摩西,犹太教更加承认的是摩西五经。这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一个最根本的分歧,也就是基督教为什么一直不喜欢犹太人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是犹太人出卖了耶稣。但事实上犹太人自己解释说,耶稣的死跟犹太人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仇恨从那个时候,2000多年前就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此犹太人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遭到了无数次洗劫。
就比如说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去杀犹太人。因为伊斯兰教在东方开始崛起,迫害了东方的基督教的兄弟。所以教皇号召说,走吧,咱们一块为了宗教,我们去十字军东征。结果到了耶路撒冷以后,这些人进了城首先没有去针对他们的敌人,而是先杀犹太人,你说犹太人倒霉不倒霉。他们杀了大量的犹太人,然后血流成河,这就是双方仇恨的种子。
一直到二战的时候,希特勒为什么会针对犹太人下这样的毒手?也是因为借助了长久以来的怨恨。在奥斯汀集中营的门口竟然挂着一个标语叫作“不劳动者不得食”,那这个标语是针对谁的呢?就是针对犹太人。为什么呢?因为基督教里边有要求,说赚钱可以,但你不能够放高利贷。基督教的人就不爱从事银行业,因为他们有一个教义,就是如果富人能上天堂,就好像骆驼过针眼。尤其是用钱挣钱这件事,在基督教看来是特别不道德的一件事,所以他们不爱办银行,不爱搞高利贷这些东西。
犹太人没有这样的约束,所以犹太人在二战以前几乎垄断了欧洲的财富。现在你会看到,我们很多企业干来干去,你发现都在给银行打工,因为从银行那借钱的那个利息就刚好跟你的利润差不多。所以欧洲的这些基督徒会发现说,我们这么费劲赚了很多钱,都被犹太人给赚走了。所以他们就非常生气,然后经济不景气,希特勒就利用了这样一个仇恨的情节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针对犹太人。因此犹太人在历史上被不断地洗劫,被不断地屠杀,这种极度的不安全感让犹太人感觉到说财富是没用的,因为财富很有可能被剥夺掉。
所以犹太人的办法是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书,只要有书,只要有智慧,因为智慧是没法从大脑当中被剥夺掉。所以他们把钱就投资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让孩子能够变得更加聪明,他们重视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观察犹太人的学习特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就在于安息日。犹太人的教育当中有安息日,到周五下午大家就都回家,绝对不会工作,不允许工作。回家以后要求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很开心。爸爸在安息日这一天要跟每一个孩子谈话,这就是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你说我是单亲家庭怎么办呢?单亲家庭也会有男性的家庭的长辈,比如说爷爷或者是外公、叔叔、舅舅这样的人。这个人会跟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谈话来了解这个孩子最近学习的状况,然后问问他有什么困难。
犹太的家庭从来不会逼迫孩子学习,他们认为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睡眠时间挂钩,就是他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足够长,这个孩子才能够学习得更好。然后孩子的成绩还跟他在课堂上的活跃度相关。所以他们会要求每一个孩子说,如果上课的时候有什么地方听不懂,你一定要问。在犹太的学校里边没有一间安静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里边全都是这样,一个劲地吵,一个劲吵,为什么呢?老师的办法就是布置一个题目下去,大家吵,两三个人一组,就不停地吵,不停地吵。所以这是一种完全反转课堂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这些孩子都极度地拥有探索知识的欲望。因为他们希望在辩论当中能够获胜,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的出众。
所以犹太的小孩为什么能够这么自由的,不去针对什么考试做题海战术或者怎么样?原因是在以色列没有所谓的高考。它不像我们前面讲的东亚的这些国家,它都有一个高考在那,所以你就需要针对这个高考做充分的准备。以色列没有,因此以色列的孩子们可以开放地探索。他可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老师也可以教自己想教的东西,因此大家都很轻松。
以色列的孩子在上完高中以后,他们是不参加高考的,为什么呢?要去服兵役,三年兵役,而且男女都得去。因为以色列能够当兵的人太少,他们周围都是强敌环饲,所以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也确实需要全民服兵役。他们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进兵营服兵役。以色列的军队战斗力是很强的,你要知道当年他能够在中东那样的地方生存下来。那么多中东阿拉伯国家都想要消灭他,但是他能够把他们全部打退,这个国家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早在2000多年前罗马人去进攻耶路撒冷的时候,耶路撒冷的人就退守到了马萨达要塞。这个马萨达要塞是希律王给自己建的,结果建完了之后还没用他就死了。犹太人就把马萨达要塞作为自己的一个阵地跟罗马人对质。当时只有960个马萨达要塞的犹太战士,对抗的是15000名罗马士兵。他们在那个地方整整坚持了两年的时间,900多个人对15000人,坚持两年多的时间。
后来罗马人怎么办呢?罗马人就把大量的犹太俘虏拿过来,让犹太俘虏往前走,就是你要想杀,你就先杀你们自己国家的人。后来这个犹太人说不行,不能杀自己的兄弟,怎么办?他们决定自杀。但是犹太教义里边又不允许自杀,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抽签,拿出一个东西来抽。抽到可以杀人的签的那个人,这个人把周围所有的人全部杀死,杀死之后剩他自己一个人自杀。那么只有他一个人犯罪,然后其他的人都可以上天堂了。
这个我觉得太残酷了。而这些抽签的石头什么的都还保留着,都在他们的博物馆里边。最后从马萨达要塞走出来的只有五个小孩和两个女人,这就是犹太民族。他们是非常血性,并且打仗也是非常勇敢的,所以他们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都去服兵役。
三年兵役服完了,你说该上大学了吧?还不,为什么呢?政府会给这些孩子发大量的补贴。因为他们的军队很有钱,孩子们三年兵役服完手里边都有一大笔钱,然后请他们去环游世界。这些孩子拿着这个钱开始环游世界,中国跑一跑,上海、北京看一看。然后日本、韩国,整个一圈跑完。环游玩了世界这一年以后,再决定你要上哪所大学。
各位你想想看,这时候这个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和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就被家长推到了大学里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他们在成名的名校能够占有那么高的比例?因为他们想清楚了,他们知道自己上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再加上他们之前受过了那么多的创意型的教育,他们的教育当中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和伤害。所以他是怀抱着对整个世界的探索精神、好奇心和自己的理想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大学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家爱学习并且容易成为科学家,容易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我每次讲到这,我就觉得真应该给中国的家长提个醒。就是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什么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恨不得别人六岁上学,我们五岁半我就上。我们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早一点上学,到八月二十几号剖腹产,然后赶紧让这孩子上学。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要拖到九月一号以后,那时候他就晚了半年,我们太着急了。事实上人生是一场长跑,人家给你留了四年的时间让你好好地思考人生,没有观过世界你哪来的世界观呢?以色列人还给你环游世界的这个机会,然后再来决定要上什么样的大学。
各位,有没有可能给我们一些借鉴,让孩子休息一年,带着孩子去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等这个孩子真的对这个世界燃起了热情的时候,他就能够把自己经营得更好。所以我觉得以色列的教育是特别值得我们详细地研究的。
当然犹太人还有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们的团结。当年二战以后,很多犹太人不是逃到美国去吗?当地的犹太人会给所有来的犹太人提供帮助。但是他们的帮助是有条件的,只给三次机会。就是你来这混得不好,我们的犹太组织会给你这个新来的人三次机会。当然犹太人很聪明,三次之内基本上都能够站得住脚了。基本上有的人一次机会就已经站得住脚了,但是他们的这个组织是非常抱团的。
我们北京也有2000多万人,上海有2000多万人,其实跟犹太的这人口都差不多。我们有没有想过说,如果到国外去混了,凡是北京来的人,我们都给他三次机会来帮助他?没有,我们很多时候是在跟自己的同胞竞争。所以这是犹太教育的特征。
甚至这个节目组还去了非洲。我们都认为非洲人不学习,非洲的文盲比例在全世界最高。但是在非洲,有一个地方的人学习是非常认真的。那很有意思,他们是黑皮肤的犹太人。就是当年他们也是犹太人,他们的基因当中甚至还有犹太人的基因,这个是经过检测的。这些人在非洲就跟别的非洲人完全不一样,他们特别要求孩子不断地学习,然后考上最好的大学等等。这一块我们就不多讲了。
接下来去到了法国。
法国这个国家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法国高考当中占分最高的学科是哲学。这个你想不到了,就是在法国发生了任何一个大事之后,报社首先是邀请哲学家来写评论。就是我们这儿发表评论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知道分子”,都是一些能摆活的人,随便讲点社评,在电视上都可以随便做评论,深度不够。法国人是请哲学家来写社评,因为法国人最喜欢研究这背后所代表的哲学问题。
在法国的高考当中,也就是他们在选择法国这些能够上到所谓最好的学校的学生的时候,他们问什么问题呢?比如说我们可以否定非常明确的内容吗?听都听不懂。可以划定正常与不正常事物的界限吗?如果没有神,一切都会得到允许吗?有没有与事实相反的真相?这就是他们的高考题目,这是纯哲学的范畴。
所以法国的小孩在平常下了课以后,他们骑着自行车会飞奔到一个咖啡馆,不要以为他去喝咖啡,他是去那和哲学老师进行讨论。哲学老师会喜欢带着一群孩子坐在咖啡馆里边讨论哲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哲学思维的年轻人。这就是为什么法国人那么傲慢?他觉得美国的教育实在是没有任何深度可言,因为他们不谈哲学。而在法国他们核心的考试竟然是这个,也很有趣。
这个节目组去到了一个另类的学校叫埃克塞特学院,埃克塞特学院是扎克伯格的母校,扎克伯格高中就在那上。这个学院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教学方法叫作“哈克尼斯圆桌”。1931年的时候,一个老石油大亨叫哈克尼斯,他来到这个埃克塞特学院,他说我可以给你们捐很多的钱,但是条件是什么呢?你们必须给我发明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我觉得现在的教育糟透了。
这个特别像我们现在的企业家,我们现在也应该有企业家做这样的事情。你看咱们现在很多企业家在学校里边捐楼捐什么,他都不是为了教育。他是为了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那个大楼上,他是为了能够品牌宣传。
但是像哈克尼斯这种办法,它既让自己千古留名,同时还推动了教育的进步。他的要求不是盖一幢大楼,他的要求是我给你钱,但是你得给我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埃克塞特学院,他们就做了这个圆桌,所有的课程都是在圆桌上进行的。这一个圆桌基本上12个孩子,包括音乐,包括美术,包括数学,这些课程全都是在圆桌上进行教育。
圆桌教育的好处就是人人都可以发言,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讨论,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做更多的内容性的说明,而是要求学员做报告并且相互辩论,相互探讨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了大量的名校的学生。就是这种反转式教学的方法,其实并不影响这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像扎格伯格这样能够考上哈佛大学的人,这种并不矛盾。
所以在教育里面有特别多可以探索的东西。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在我们的学校或者在我们线下活动的时候,我们做一个哈克尼斯圆桌,大家在圆桌上一块来讨论问题。
然后从美国去了英国,在英国最典型的学校就是牛津大学。
我在这儿预告一下,就是我最近看了一本牛津大学的教授写的书,我觉得相当震撼,这本历史书叫《丝绸之路》。这本书看完之后你才能够知道说,整个世界原来是这么来的。整个世界除了丝绸之路的两端,除了我们中国和那边的波斯帝国之外,剩下的国家大部分都是在丝绸之路的贸易过程当中诞生。这就是整个世界形成格局的一个过程,特别令人心潮澎湃。所以牛津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回头我们会讲这本书。
牛津大学的教育最典型的特征是1对1的导师制,你想多奢侈,从本科生开始就是1对1的导师制。大一、大二的时候是1对2,就是一个导师带两个学生,到了大三就变成1对1。学校里边也有公开的讲座,但是你会发现很多学生不去上这些公开的讲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凡是在讲座当中能够听到的东西,我在谷歌上都能够搜的到,我自己学一下,我都能够看得到。我看到这个我就觉得精英真可怕,这就是精英。就是真正精英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你教他,你只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个精英,给他一个方向他就去学了,他就能够学得很好。
所以牛津的这些孩子们不愿意参加一些大型的课程,但是他们特别谨小慎微地对待跟教授的谈话。因为教授太强了,每一个教授都是这个领域里边国际顶级的专家,然后他们亲自带这些本科生。他们的办法是先布置一个题目,二话不说把论文给我写了,三天之内完成一篇论文。完成论文之后拿着论文来见教授,教授就开始盘问你,就针对这个论文的内容开始不断地盘问,每次都问的这些学生汗如雨下,这就是牛津的教学方法。
所以每一个学生为了能够对待这些教授的高水平盘问,都会做认真细致地准备,所以他们能够培养出很多的科学家。这个名单也是特别长的,除了大量的科学家之外,他们还有26位首相,培养出来26位首相,47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19位国家元首,就包括克林顿也是从牛津大学毕业的。
在牛津大学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活动,就是他们的晚餐。牛津大学到现在,他们的晚餐都是要着正装去吃饭,也就是每个学生到了晚上都要穿上正装去参加那种正式的晚餐,而且有人帮他们上菜的那种。你能够想象那种贵族,坐一个大长条桌,在那互相聊天,所以那个环境相当的优雅。而那个饭也不贵,折合人民币20块钱一份。这就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名校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它为什么要让这些人那么绅士地坐在一块吃晚餐呢?不仅仅是为了训练他们的社交礼仪,而是让跨学科的人能够进行社交。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有了跨学科的交流,这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能够解决问题、融会贯通的、复合型的人才。
所以听到这儿,有没有找到自己选中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很多人心里会想说,我的孩子将来应该送去牛津还是应该送去美国,还是应该送去以色列。我觉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把中国搞得更好,怎么样让中国的教育发生一点点的变化,无论从小学、初中、高中还是真正的大学教育,能够有一些反转课堂的方式,能够有一些让孩子节奏稍微放慢一点的这个过程。让孩子想清楚,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自己来探索而不是强迫他去探索的这么一个变化。
这本书不完全是作者流水账的记录,在最后,他做了一个对比。他说东方跟西方经过这么一圈跑下来以后,他们就发现东方人学习更多是为家人,西方人学习更多的为自己,这是一个家族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区别。然后东方是水稻文化,西方是小麦文化。各位知道水稻文化跟小麦文化的区别是什么?小麦只要种下去,基本上不用太费劲地管它了。水稻种起来非常的累,水稻得不断地干活,不断地干活。所以东方人会容易比西方人变得勤奋,因为我们从农业社会时候养成的工作习惯就不一样。
然后第三个说,东方人通过鞭策子女来推动他进步,西方人喜欢通过赞美和鼓励子女让他进步。东方人看重的是团队的融合,西方人看重的是孩子要与众不同。东方人擅长背诵,西方人擅长提问。东方人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感觉,而西方人更注重在讨论当中获得优势。然后东方人学习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学会妥协,而西方人学习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学会争论。这就是东方和西方在教育上一些本质上的差别。
最后我希望把这本书里边我特别喜欢的一句叔本华的话拿出来作为结尾,叔本华说: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天才跟普通人都学习,但是天才跟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呢?普通人把学习当作一种手段,当作自己谋生的过程,当作自己能够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必然的过程。而天才把学习本身就当做是一种乐趣,他就在学习当中已经完善了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最根本的区别。
我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除了开阔眼界之外,能够理解到真正的教育的本质是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我,而不是去趋同于某一个目标,然后达成一个物质上的追求。这时候你才会发现学习本身带来的动力是足够强大的。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第10个烈士纪念日,这场隆重仪式昭示了什么?
- 教育部明确5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 央媒聚焦:“预制菜进校园”,公众在关注什么
- 西安交大回应“英语四六级与学士学位脱钩”:消息属实,其他学校也有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暑期研学市场为何频频暴雷 专家建议尽快厘清研学定位及监管
- 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推进金融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
- 从业者3000万,缺口达2000万,家政学进入大学本科
-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
- 中国目前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在校青少年的抑郁情况更为严重
- 警惕恶意抹黑清华大学的舆论倾向
- AI,正在污染中文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