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黄敏等   热度:

博士妈妈吐槽一年级孩子数学题:为娘不会做啊

  在度娘搜索“一年级数学题难倒”,会跳出几万个结果,难倒的对象包括研究生、大学教授等等。但记者没想到,一年级数学题的伤害指数会达到这种程度——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哭着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

  当事人的妈妈是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平时带的是研究生,昨天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课堂练习,我真想说:孩子,你比你妈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

  她在朋友圈问:是什么让迈入小学校门才两个月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孩子的内心究竟遭受怎样的打击,以至于提到“数学”两字,就扑在妈妈怀里伤心地哭?那些所谓的“聪明题”是想给孩子一个暗示,做不出题目就不聪明了……

  博士妈妈吐槽:零起点好憋屈,女儿不想上学了

  这个受不了数学题“打击”的小姑娘,今年刚上一年级,就读于杭州某知名民办小学。

  这位妈妈语速很快,她本人是医学博士,目前是杭城一家医院的业务骨干,同事们都说她是一位很有能力很负责的医生。

  据妈妈昨天对记者回忆,从上周开始,女儿每天早上起床就哭闹,不肯去上学。

  一开始以为是天冷了孩子想偷懒,后来觉得没那么简单,再三追问,性格内向的女儿才吐出实情:“数学不好,不想上学!”

  这话让她着急了,等女儿睡着之后,这位妈妈翻出女儿的数学书和练习册,自己做了一些练习题,再联系女儿的反馈,以医生望闻问切的职业习惯,为女儿的厌学把脉。

  从作业本看,她觉得女儿“厌学”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女儿完全的零起点,导致识字量很少,看题如同天书。比如题中有“数一数”、“填一填”,“数”和“填”两个字她都不认识,影响了解读题目的能力。

  二是老师每天都会布置所谓的“聪明题”,比较难,这是严重打击女儿学习数学信心的“大杀器”。

  妈妈告诉钱报记者,这些“聪明题”的题型都很绕,即使是大人来做,也必须熟悉这种出题思路和语境,不然真的会反应不过来。

  这位妈妈说,孩子上学前属于“放养”的,没上过什么班。但孩子上小学后,她很快发现差距,也很努力和孩子一起学,推掉了几乎所有下班后的应酬,每晚保证至少2小时陪孩子,哪知道依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过来人家长安慰:不要急会好起来的

  记者拿到了那位妈妈说的“聪明题”(如右图5),专业名称有点长——人教版数学教材的配套课堂练习本上带*号的题。

  记者采访了一位小学一年级的一线数学老师,这位老师说,课堂练习本不是每一页都有这样的题,即便有,也仅有一题,数量不多。

  他说,这道题的出题意图,是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所提升,因此会让所有孩子都试试。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识字量有限,数学老师会先简单讲解下题意,然后让孩子们当堂完成。要是还有个别学生做不出来,许多老师会在课后进行单独辅导,确保孩子们都过关。

  在这位一线数学老师看来,“聪明题”其实难度不大,有的孩子一看到题目就发懵,主要是因为题型灵活,大都是之前没见过的新题型,不能马上理解题意,但以后慢慢会好的。

  另一位一年级数学老师也告诉钱报记者:“遇上数学这类题,孩子们可以慢慢来,但不要因噎废食,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学数学不可能永远都是简单的加加减减。”

  在钱报家长会群里,一位家长以过来人的姿态说,这些题其实也说不上难,就是很绕,不知道想考什么,绕来绕去小孩就晕了,她安抚这位妈妈“不要急,会好起来的”。

  零起点不用怕,熬过这一年有希望逆袭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新手小学生爸妈都会着急。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资深教师,帮这位妈妈出主意。

  ●方法一:家长多和老师沟通。

  省数学特级老师张翼文说,“聪明题”作为原有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本来并不是对每个孩子都作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讲解不可能只针对部分孩子,而是面对全班,所以孩子容易受到影响,觉得别人要会我也要会,有一定的压力。

  他建议,家长及时和老师沟通,告之孩子对这类题目存在畏难情绪。让老师在课堂上多关注,给孩子点心理暗示,聪明题做不出来没关系。在课中课后作业要求上,也可以相对个性化一些。同时,家长自己也别急,不要因为聪明题不会做,一刀切地评价孩子,在家多鼓励,避免孩子给自己贴“我不行”的标签。但是张老师也指出,孩子厌学的原因并一定只为几道数学题,可能是入学不适应,家长要关注。

  ●方法二:熬过这一年,有希望逆袭。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人大教授:我在大学看到了中小学残酷竞争的后果!

下一篇:孩子咒妈妈快死 专家提醒警惕冷暴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