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娟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如今,整个基地已经能够提供气象、水文、土壤、植被,以及水、碳、氮等100多项水文信息。刘廷玺的“行”不仅在跋涉过的路途上,更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中。

“师者”刘廷玺

由于基地建在沙地腹地,几乎没有像样的路可以走,每次往返都需要乘坐拖拉机。如果拖拉机也陷入沙中无法动弹,就只能所有人合力推着它向前走,一走就是几十公里。干燥、风沙、蚊虫、蒺藜……条件之恶劣,生活于内陆城市的人恐怕难以想象。但刘廷玺始终在坚持,他带出来的学生也都没有退缩。

“如果你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成长于国家最艰苦的时期,你是不会惧怕任何困难的。”刘廷玺出生于赤峰市西北部一个贫困山村,非常清楚“苦”的概念。儿时缺衣少食,赤脚走在上山砍柴的石头路上,这些经历让他对现实困难早已很达观:“跟那时候的苦比起来,跟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比起来,这些真的不算什么。”每为一个地方政府或一个企业解决一项与水有关的问题,刘廷玺都觉得自己是在为家乡、为国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刘廷玺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给科研打基础时吃一点苦,会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只有在面临困境时坚持住、挺过来,才能真正成长。回顾自己回国之初,为做成项目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日子,刘廷玺说:“那段时间培养的研究生,现在都成才了,仍在不断壮大且速度非常快。”这是让“师者”刘廷玺最欣慰的事。

“刘老师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刘老师能坚持,我们也一定能坚持。”刘廷玺的执着感染鼓舞着一拨又一拨年轻学生。学生们也曾有过抱怨,但最终都留了下来。“这里气候干燥,风沙大,也没有什么水果。”康同学的脸上有着城市里同龄女孩子没有的皲裂和血丝。“但坐在拖拉机上大口喝水,经受风吹日晒,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真的,觉得这才是真正最美的自己。”“要像刘老师一样。”这是所有坚持下来的学生都会给出的答案。在刘廷玺带领下,这支科研队伍正致力于寒冷干旱地区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向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创新团队的方向大踏步迈进。

《神州学人》2020年增刊第2期

本期增刊执行主编/主笔:惠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席酉民:国际教育领域创新者

下一篇减负令又来,教育部第四次发文整治培训机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