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凤翎 张喜梅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园指导亲子共读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编 号: 2011-YB-351    
    课题负责人: 郝凤翎  张喜梅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今天,早期阅读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大的教育者所接受,国内外学者都明确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阅读是一个人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早期阅读的经验是获得阅读能力的关键。亲子共读是实施早期阅读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符合学龄前幼儿年龄特点的最有效的形式。笔者认为亲子共读更重要的还是情感价值,在幼儿时期亲子共读是成人和孩子之间情感沟通的有效渠道,对幼儿来说是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一边倾听亲人的讲解,一边共同欣赏美丽的画面,不仅获得知识,无形之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最大满足。对于家长来说,在共读中也会从孩子的眼神和提问中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关怀和期望,孩子也会不断增加对成人的依恋和崇敬之情。亲子共读是亲与子双方在感情上均能获得满足感的一件很好的事情。伴随着亲子共读的童年是幸福温暖的。然而在生活中,相当多的家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进行亲子共读,即使能够亲子共读的家长,不否认,有不少存在着一定功利的企图,忽视亲子共读的情感价值,使亲子共读变成了课堂。
    随着中国数字化的推进和深入,电脑、电视以及其它电子产品在城市家庭中的普及,许多家庭生活被电视电脑所占用,人们不再热衷于从图书中获得信息,图书、图画被搁置,人们选择的不外乎是一些应付生存必须阅读的图书,我们也看到,有部分家长试图在家中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但由于在阅读中存在着许多困惑也很难坚持,在孩子阅读问题上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演成了独角戏。这几年童书市场发展迅速,童书商将花花绿绿的图书铺天盖地倾销,家长面对纷繁的童书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因此,幼儿园试图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向在园幼儿家长推广亲子共读的理念,促使家长和幼儿老师回归阅读生活,重新体验和认识阅读的价值。以“亲子教育”为纽带,共同探讨关于“亲子共读”的家庭环境创设、适合各年龄段亲子共读的童书类型、亲子共读的方式以及有效策略等。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课题名称:《幼儿园指导亲子共读的实践研究》
    本课题中的核心概念:
    亲子共读:读的所指物是“图书”,“图书”是包含文字、图画、图解、插图等多种符号元素的整体。指在家庭中家长(父母或祖父母)和幼儿(3-6岁)共同来解读图书,从中提取意义,双方获得满足的过程。即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的阅读过程。
     指导亲子共读:第一层意思:主动者是幼儿园,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为主导,幼儿家长为主体,实施有计划、有目影响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1.分享阅读理论
    分享阅读:是由新西兰的教育家霍德(Holdaway)1979年提出的强调共同分享读者乐趣的早期阅读教育方法。分享阅读理论认为,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编写阅读材料、配合一定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或幼儿园实施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该理论旨在轻松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习惯,丰富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经验。
    2.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认为,学习就像盖房子前必须先支架一样,教育者应该提供学习者学习的支架。所谓支架,可以理解为教学策略,如引导、示范、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对话等。支架理论融合了皮亚杰的个体对知识的建构认知理论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支架理论。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1989年指出,阅读是一个社会性的经验,有他人陪伴互动。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乐趣。
以上两种理论既是亲子共读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幼儿园指导家长的理论依据。
    学者黄瑞琴从阅读方式的角度发现,家庭中亲子共读的效果比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效果好的多。在家庭里父母专门为个别幼儿念书,幼儿园老师是指导许多幼儿阅读,家长在念书是离孩子很近,老师在念书时离孩子很远。家长在念书时要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图书,家长会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调整翻页速度、注视画面的时间、提问的多少来翻动书页,或者孩子自己来翻动书页。而且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在几天里、几个星期内都为孩子反复念一本书;而老师会自己决定为幼儿选择图书,而且自己设定翻页的速度,由此可见,亲子共读的方式更符合幼儿的需要,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要办好幼儿园,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阅读和阅读指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应该说,通过组织、计划、实施、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指导活动,教师的阅读能力必然得到提高,教师的素质自然得到相应的完善。新纲要倡导,幼儿园教育的主导者不单单是教师,家长的角色也由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家长与教师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国外亲子共读的价值成果颇丰,对于亲子共读过程的研究涉及的也较多,都可以作为我们这次研究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在研究中得到借鉴。
    我们在中国“知网”对亲子共读研究进行搜索,我们对05年以来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筛选,发现对亲子共读现状的调查研究有2项,对于亲子共读心理的研究有1项,对于幼儿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的研究有1项,做这些研究的人均为研究生以上人员。理论性比较强,还有一些零零星星关于亲子共读指导的文章,多为对亲子共读存在问题、亲子共读有效性策略的一般性描述,缺乏实践依据。经过我们粗略的了解和归纳,当前亲子共读比较突出的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众多的家长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自身没有经过有效地阅读培训,自身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偏重于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认为阅读教辅之外的是浪费时间,三是幼儿阅读口味呈现快餐化趋势,文学阅读和电视媒介相比,在争夺儿童方面处于劣势,新媒介更容易打动人。四是缺乏对阅读书目选择的科学指导,阅读没有计划和目的,从另一个侧面讲,家庭中普遍存在愿意多花钱,多投入资金,但是时间和人力投入少的的现象。同时也缺少对亲子共读内容、方法和途径的了解。我们确定该课题,其目的是提高教师家长的育儿素质,实现教师、家长、幼儿三者的共同的成长。
    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理念是强调鼓励家庭参与幼儿园的各个方面。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搭建了家园联系的桥梁。无容置疑,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都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和专职教育工作者的幼儿教师,懂得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了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而家庭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资源。这种家庭中的资源包括:家庭文化氛围及其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等;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具体指导等。这些特殊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亲子共读能将家长在对幼儿的影响方面发挥到极致。另一个方面讲,幼儿家长大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对于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优势仍缺乏经验,也存在着能力的不足,所以借助幼儿园专业教师指导这一平台,从而能达到幼儿、家长、老师共同成长。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建构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推广亲子共读的模式。提升本园教师及其家长对阅读价值的认识,提高教师和家长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师指导亲子共读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实现家园共育,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关于幼儿园指导家长亲子共读的方式方法、策略。进而收集家长亲子共读的最佳有效个案。
    2.研究内容及方法:
    在园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的现状研究
    对当下童书市场现状的调查研究
    影响家长为孩子选择童书的因素研究
    幼儿园指导亲子共读的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各年龄段幼儿阅读特点以及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方法:本课题以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建立以幼儿园为主导,幼儿家长为主体的亲子共读的指导模式。在中国当前推广亲子共读机构有不少,各大少儿出版社、少儿书店、图书馆,主要方式方法和途径有:现场作家签名、网站广告宣传,专家讲座。这些活动的中心都是围绕销售目的,在感情上很难让家长接受,指导活动也缺乏连续性的渐进性,活动内容仅仅限于童书的推介,很少关注亲子共读者的回应,更不关注亲子共读的过程,所以说很难受到好的效果。本课题研究同样是推广亲子共读,但由于幼儿园和家长拥有共同利益,其活动终意全部都在幼儿的健康发展,在感情上容易被家长接受。本次研究关注亲子共读的每一环节。比如共读观念、环境的创设、童书选择、共读方式方法以及策略、亲子共读中幼儿对图书的回应等等。
    我们这次课题研究将教师变成指导者,家长成为实施者,真正的建立起幼儿园为主导,家长幼儿为主体的一个亲子阅读的系统,将家园合作的效能,亲子阅读的效果发挥到极至,以达到提高幼儿教师合作能力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另外,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幼儿园必须做家长工作。家长工作不单纯是幼儿园单方面去做,仅限于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将家长工作看成是教育家长,这次我们确定此课题其目的是要将家长视为合作伙伴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教师树立和家长平等的意识建立友好的学友关系,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当然,幼儿园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并经常能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而家长从总体上说,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幼儿园有责任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家长从孩子出生后,就看着他(她)成长,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得多,并且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又是许多教师所欠缺的。另外,幼儿家长这一群体,是丰富多样的,不少不仅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阅历,有的在某些方面很有研究,而且具有较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和开阔的视野。因此,家长也是老师接受教育的资源。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要围绕亲子共读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和方式提高对亲子阅读的认识,探索出一系列家园合作的技能与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阅读能力和家园沟通合作的能力。达到提高教育者素质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广泛收集近五年来亲子共读的资料,分析国内外对亲子共读有关研究现状,撰写综述文稿。
    2.对幼儿园老师对于亲子共读观念以及本身对幼儿文学阅读的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进行初步的调查和评估。
    3.召开课题组人员会议,填写课题申报表,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4.开题论证报告会。
    (二)行动研究阶段:
    探究亲子共读的内容、方式方法
    1.理论学习:
    集中理论学习、网上学习、集体、小组、个人自学等。
    2.培训:亲子共读各种理论讲习班。主要包括亲子共读观念、内容、形式以及途径的专题讲座。组织专家讲座:包括《关于绘本》;《关于绘本阅读》;《关于亲子阅读》等等。
    3. 编写调查问卷,通过各种形式的访谈和市场调查,如:走访少儿图书馆、书店等,同时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撰写现状调查报告。
    4.制定实验方案:一是指导亲子共读的实施方案,二是各年龄班幼儿亲子共读的实施方案。
    5.组织教师进行亲子共读指导的实践活动
    包括:教师、家长读书交流笔会;各种类型的家长、教师座谈会;爸爸妈妈故事会;组织流动小书包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交流活动;定期召开亲子活动联谊会;经验反思交流会;亲子阅读问题探讨会等等。
    (三)结题阶段:
    1.形成成果: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形成相关研究成果。
    2.召开结题会:聘请专家及有关研究人员和上级领导进行结题、评定等事宜。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预期成果:形成《文献综述汇编》;《幼儿绘本资料汇编》;《教师读书心得汇编》;《教师指导亲子共读活动设计方案集》;编辑《教师个案观察记录集》;《家长亲子阅读事例册》;《家长亲子阅读案例集》;《家长反馈、问题反思录》;《教师指导亲子阅读手册》
    音像资料:《家庭亲子阅读专题》等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多年来,本园一直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幼儿园先后独立申报了十余项全国、省、市级家园共育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课题,其中大部分已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多年的课题研究积累了较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经验,也形成了良好的家园共育的运行机制,已结题的七项课题成果分别在全国、省、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一二等奖。近几年,济南市和天桥区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现场会多次在本园召开,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科研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行为习惯,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多年来教科研实践经验的积累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科研工作中,幼儿园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购置了大量利于教科研的设备和参考资料。硬件软件均已具备研究的要求,课题研究已经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现在,全体教师都能进行计算机各种操作,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上网查阅资料,进行个案综述研究也为大部分老师所掌握。网络资源共享已成为教师的共识和追求,这一切,都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上一篇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下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